每年一到夏天,朋友圈就开始热闹起来。有人晒海滩,有人晒西瓜,有人晒空调房的快乐。你以为夏天的烦恼只是晒黑、蚊子、空调病?
在这个看似热闹的季节,藏着一些人想都没想过的健康危机。
不少人以为糖尿病只是血糖高一点、不吃糖就没事。甚至很多人自称“血糖高一点点”,却天天大鱼大肉、甜饮不离手。有的人体检查出血糖异常,却因没有明显症状而不当回事。
但事实是,糖尿病并不是只有“慢性并发症”才可怕,它还有一种急性发作,来得快、下手狠,甚至能在短短几个小时内要人命。
糖尿病酮症酸中毒,听起来陌生又拗口,其实它的背后,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那个让人唏嘘的事件:一对夫妻在海南旅行时突发身体不适,从发病到死亡不到8个小时。
不是食物中毒,也不是热射病,而是糖尿病发作引起的严重代谢紊乱。
这个病例在医学上并不罕见,但却鲜少引起公众关注。
很多人误以为糖尿病只要控制饮食、少吃糖就万事大吉,却忽视了高温、脱水、感染、劳累等因素对血糖控制的破坏力。
尤其是夏天,不少人出汗多、水喝少、食欲差,加上旅途中生活不规律,让原本就控制不好的糖尿病突然“爆雷”。
糖尿病酮症酸中毒,简单说,就是体内胰岛素严重不足,身体无法利用糖分供能,于是开始“烧脂肪”代替燃料,结果产生了大量酸性物质——酮体。
这些酮体一旦堆积过多,会让人体内环境变得“酸性”,影响各个器官的运转,严重时会出现意识模糊、脱水、恶心、腹痛、呼吸深快,甚至昏迷、死亡。
而高温环境,会加剧体液的丢失,加快电解质紊乱的速度,让病情发展得更快、更凶猛。尤其是年纪大、基础疾病多的患者,更容易在短时间内陷入危险。
我曾接诊过一位五十出头的大叔,他是个典型的“糖尿病老油条”。
十多年前查出血糖高,一开始还按医生说的控制饮食、定期检查,可过了几年没出什么事,就逐渐放松了警惕。
尤其是退休后,他开始四处旅游,觉得“人生苦短,吃喝玩乐最重要”。
那年夏天他和老伴去云南玩,海拔高、气温低,白天他穿着厚衣服爬山,晚上又吃了顿火锅,还喝了点小酒。
第二天一早就觉得恶心、肚子痛,以为是吃坏了肚子,自己在酒店吃了止泻药继续上路。
没想到短短几个小时后就出现意识模糊、呼之不应,被紧急送到医院时,已经是深度昏迷。
检查结果让我们揪心:血糖高达40多毫摩尔每升,酮体阳性,血液严重酸化,几乎所有内脏都处于高负荷状态。
经过抢救,他虽然保住了命,但醒来后出现了短暂性记忆障碍,并留下了肾功能损伤。
这件事对他和家人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,他常说:“我以为糖尿病就是不吃糖,没想到差点把命搭上。”
很多糖尿病患者都存在这样一个误区:觉得只要血糖没太高,人就没啥不舒服,就可以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。但糖尿病是个“温水煮青蛙”的病,急性并发症像是突然泼下一盆滚水,让人猝不及防。
尤其是在夏天,身体本就容易脱水,糖尿病人的尿多、汗多,水分丢失更快。如果再碰上感染、暴饮暴食、情绪激动、运动过量等诱因,很容易引发酮症酸中毒。
而一旦发作,进展迅速,从轻微不适到重度昏迷,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。
很多人把早期症状当成“中暑”“吃坏肚子”或者“旅途劳累”,耽误了宝贵的抢救时间。特别是老人,症状往往不典型,容易被忽视。
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并不是无迹可寻。比如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,突然出现口干舌燥、恶心呕吐、腹部不适、呼吸变深变快,甚至有一股类似水果味的口气,这些都可能是危险的信号。
而在高温天气,糖尿病患者更要警惕身体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。频繁出汗、饮水不足、食欲下降,都会让血糖波动变得不可控。
尤其是一些本身血糖控制就不理想的人,如果在旅行中没有规律用药、不注意饮食,更容易在短时间内诱发酮症酸中毒。
有些人听到“酸中毒”就以为是吃了什么东西,其实它和胃酸、食物中毒没什么关系。
医学上讲的“酸中毒”,是指体内酸性物质过多,破坏了血液的酸碱平衡。酮体,就是这种酸性物质之一。
当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胰岛素时,就像车子没了油,必须用备胎——脂肪来代替。脂肪一分解,就会释放酮体。酮体太多了,血就酸了,酸了的血就不能正常运转。
这时候身体会拼命想办法“排酸”,所以你会看到病人呼吸很快很深,有的还带有奇怪的气味。接着就可能出现意识障碍、血压下降、器官衰竭。
夏天对糖尿病患者来说,绝不是“吃点冰西瓜、吹吹空调”这么简单。是时候真正正视这个问题了。糖尿病不单是慢性病,它也能急性爆发,要命的那种。
作为医生,我的建议很简单:
第一,糖尿病患者在夏天一定要保持充足饮水,即便不觉得口渴,也要规律补水,避免脱水引发电解质紊乱。
第二,出门旅行前务必做一次全面体检,确认血糖控制稳定再出发,同时随身携带必要的监测设备,及时掌握血糖变化。
第三,注意休息和饮食规律,不要暴饮暴食,不要空腹剧烈运动,也不要因为旅行放松了用药。
第四,一旦出现不适症状,尤其是呕吐、腹痛、呼吸异常、意识模糊,要立刻就医,不可拖延。
第五,家属要了解糖尿病的基本常识,尤其是急性并发症的早期表现,关键时刻能争取救命的时间。
我们不能控制气温,但可以掌握自己的身体。糖尿病不是不能旅行、不能生活,而是要科学管理、提高警惕、重视细节。
夏天的“威力”不只是太阳的暴晒,更是对我们身体的一次次考验。糖尿病患者如果低估了它,结果可能就是生命不能重来的代价。
糖尿病不止是“糖”的问题,更是“命”的问题。
别再以为它只是慢慢变老的病,它也可能是让你来不及说再见的病。
参考文献:[1]李凤英,张延华.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与救治策略[J].中华急诊医学杂志,2024,33(03):281-284.[2]周红,王晓慧.夏季高温对糖尿病患者健康影响的分析[J].实用糖尿病杂志,2023,19(06):412-416.[3]张立群,陈丽,王建.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识别与防控[J].中华内科杂志,2025,64(05):421-425.声明: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并结合作者个人观点撰写,仅作健康科普使用,不构成诊疗依据,若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
2024最可靠的网上股票配资公司,在线杠杆炒股平台,网上的股票配资怎么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